台灣人別一開始就自我設限,用亞洲經驗成為加分武器
今年是Hailie在FMCG產業工作的第13年,她也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,「工作這麼多年以來,我都一直專注於這個產業的知識,現在開始更密切跟其他產業的人聊天,才發現世界好大,不是只有FMCG而已。」
Hailie表示,全球行銷部門的徵才標準就是要有MBA學歷,而自己是少數沒有MBA又輪調到這個部門的人,「我觀察有MBA學歷的同事,最大的不同是學校connection可以幫助你建立更好的professional network,或是學術上有些商業framework可以做好底子,我覺得如果有一天我想回到校園的話,應該就是希望可以更加強多元觀點的這一塊吧!」
她繼續說:「其實要不要念MBA,除了前面我分享的參考以外,自己也可以想清楚這樣的花費(學費和生活費)和時間(機會成本)對你未來post-MBA是不是有絕對的pay-off。特別是在FMCG裡,MBA雖然加分,但它絕對不是絕對。我本身是個例子,我也有很多在regional office同事也不是MBA畢業的。」
其實Hailie能從台灣、亞太區辦公室進軍美國總部,實在不簡單,雖然她謙虛的說一路走來都是獲得貴人相助,但我相信她一定有一套自我心法。
Hailie提出自己在海外工作幾年的觀察,認為亞洲人常常自我侷限,覺得沒辦法挑戰國際舞台,「台灣人真的很優秀,我們只是要speak up! 我觀察到(包含我自己以前)我們都太要求完美,關起門做事情而不宣揚。其實大家要的不是一百分的考試結果,而是80分的進度和你特別的perspective。」她接著說:「我覺得我們比想像中的自己還要好,尤其是在我所處的肌膚保養產業,亞洲就是全球市場發展最好的地方,很多團隊都非常需要亞洲觀點。」
像Hailie這樣待過local office、regional office再到總部,經歷相當完整,她認為:「我知道亞洲地區的語言、文化,也知道怎麼跟當地團隊溝通、找資料,就算我的英文可能沒有像美國人這麼溜,討論議題時也沒這麼尖銳,但我有相當明確的know-how,這是我的最大優勢,也能因此贏得別人的尊重。」
Hailie說的很值得學習,就像我常常告訴學生,找到自己的賣點很重要,不要想到出國工作,就覺得海外職場有個難以突破的天花板,反而是思考自己的優勢為何,在職場你能貢獻什麼,讓自己成為難以被取代的一環。
很開心有機會跟Hailie聊聊,也謝謝她很熱心幫助台灣年輕人,在回來的短短幾天,我介紹她去一個充滿有求知慾、想前往國際的年輕人的場合演講,反饋很好。我這幾年帶過許多FMCG產業的學生,他們都對海外行銷工作感到好奇,我們約好下次邀請她參加「跟姐喝一杯」,分享更多海外工作經驗!

引用自: 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1991249